|
基层创新引领物探新未来发表时间:2025-02-14 08:49 GeoEast解释软件引领地震采集技术革新,“两宽一高”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eSeis陆上节点规模化应用……“十四五”以来,东方物探在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目标指引下,聚焦生产重大需求,完成各技术分级分类规划部署项目课题71项。显著成就的背后,是无数基层创新组织的共同奋进。 近日,记者走访东方物探华北物探分公司5家基层职工创新工作室,实地了解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开展情况。各工作室聚焦专精技术研发,发动群众性创新力量攻关生产作业难题,让创新驱动助力油气勘探迈上新台阶。 解决一线难题 创新设备研发 走进近200平方米的创新工作室,成果展板遍布四周。从检波器埋置设备到机械式激发源,再到履带式多功能钻机和各类维修设备,东方物探华北物探分公司“杜蔚然机械设备维修创新工作室”的创新成果基本覆盖了地震勘探采集工序全流程。 创新工作室领衔人杜蔚然介绍,工作室成立以来,坚持瞄准野外生产需要,以攻克一线难题为目标开展研发。 2020年,在内蒙古巴彦油田地震采集项目作业中,钻井人员发现,当地农户习惯在秋后用河水漫灌,以便来年春天耕种。但在零下20摄氏度的冬季,农田土壤结冰后形成的冻土层坚硬无比。“面对堪比‘混凝土’的冻土层,小功率成孔器根本束手无策,更不用说埋置检波器了。”时任运作项目2311队经理黄淼说。 随即,杜蔚然带领团队,针对项目地形特点,设计履带式打孔车,并增加节点仪器自动垂直控制功能,最终,量产的全地形多功能检波器打孔车高效完成了作业任务。在内蒙古临河三维、磴口三维等采集项目中,作业车完成仪器埋置近26万个,产生巨大经济效益。 华北物探分公司创新工作室的亮眼成绩不止于此,而是多点开花满目新。崔宏良物探方法创新工作室参与“深部热储地球物理探测技术”项目研发,荣获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张振南电子设备维修创新工作室“组合井串联连接线的研制”获得东方物探公司基层站队HSE标准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孟一争无人机创新工作室先后两次获得东方物探公司QC创新成果奖。 培育创新人才 构建专业队伍 创新是企业发展之魂,人才是企业生存之本。在奋力开创技术立企的新局面下,工作室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更加注重“知行合一”。华北物探分公司党委组织部主任孙彦桂认为,人才培养要内外兼修,理论知识学习和专业技术实践缺一不可。 为此,工作室为成员开展基础理论知识培训,补充学习机械研发专业知识。杜蔚然创新工作室通过开设学习小组,邀请汽车厂家指导人员进行技术分享,结合作业车辆设计原理交流机械制造经验,并选取优秀研发案例为新型设备改造提供研发思路。 除此之外,锻炼技术操作能力是工作室培养高水平人才的另一关键点。各创新工作室开展技术交流,联合地震作业队技术骨干开展内部培训,交流野外作业设备使用情况。定期举办技能竞赛,鼓励成员参与专项技能培训小组培训,在内部形成良好的技能学习氛围。 华北物探分公司还将职业技能竞赛作为技能培养的“试金石”,通过“以赛促学”的形式提高人员技能水平。在集团公司、东方物探举办的各类技能竞赛中,涌现出一批批优秀员工。齐建峰、杨参军、李超、侯巍分别在2005年、2007年、2012年、2014年获得东方物探公司地震勘探工技能竞赛第一名。 集团公司地震勘探工技能竞赛金牌获得者张世刚表示,竞赛不只是对技术能力的考验,更是对工匠精神的传承。 加强制度建设 践行创新理念 创新不仅在于人才培养,更在于制度建设。各创新工作室坚持“瞄准一线,服务作业”的创新准则,建立了成果研发机制、驱动保障机制、奖励激励机制和推广应用机制等4项工作机制,形成了“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的良好局面。 立项研发,严格把关创新课题。项目攻关讲求从一线出发,响应一线需求。各工作室通过座谈、观摩、交流等方式筛选创新课题线索,按照立项程序定期开展研发评审,落实做细研发计划,为项目推进提供有力支持。 完善保障机制,为创新活动保驾护航。工作室设立分级工作小组,为课题提供研发经费,推选首席负责人指导科研项目立项。李超地震勘探创新工作室建立项目长负责制,指定负责人参与课题研发、进度把控、重难点攻关及验收。在项目“把关人”带领下,工作室先后申请2项专利,取得创新成果23项。 奖励创新,充分激发成员创造力。根据创新成果应用表现,各工作室针对技术革新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以按劳分配、贡献优先为原则,设定相应评选条件。自2016年以来,杜蔚然创新工作室把创新成果作为推荐先进工作者的优先条件,截至目前,共推选先进工作者标兵2人、先进工作者8人、优秀共产党员5人,在内部营造崇尚创新、鼓励探索的良好氛围。 应用推广,推动作业技术更新。物探行业始终以科技应用为驱动,探索业务场景新布局。各工作室努力拓展成果应用场景,纵深推进物探作业规模化应用。在孟一争无人机创新工作室的加持下,物探作业与无人机技术巧妙结合,实现无人机节点QC拾取作业、无人机高效巡井和无人机重载运输的全新作业模式。 基层创新是物探行业发展的动力所在。华北物探分公司始终朝着攻关一线难题前进,将提质增效作为发展目标,为物探行业谱写新的发展篇章。 来源:中国石油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