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探地地学学术信息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副标题

联系我们


   联系人:许老师

   地   址北京市丰台区丰管路

   E-mail:huiyi202209@126.com


AIwBCAAQAhgAIKSvxpEGKPfSgMoHMNAPOLcK

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开采再获突破

发表时间:2025-02-13 21:53
1月29日,中国海油对外宣布,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累计生产天然气超100亿立方米,生产凝析油超100万立方米,其中2024年天然气产量超32亿立方米,连续3年产量在30亿立方米以上,持续保持高产稳产运行状态。
“深海一号”是我国首个自主勘探开发的超深水大气田,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后,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和生产能力实现了从300米到1500米超深水的历史性跨越,进入“超深水时代”。2024年9月27日, “深海一号”二期天然气开发项目投产。两期项目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合计超1500亿立方米。
中国海油“深海一号”气田总监宋金龙介绍,“深海一号”气田最大作业水深超1500米,最大井深达5000米以上,地层最高温度达到138摄氏度,地层最大压力超69兆帕,相当于家用高压锅工作压力的1000倍,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他表示 ,二期项目的加入让“深海一号”的整体产能持续攀升,与“深海一号”关联的生产设施规模显著扩大,现已发展成包含陆岸终端、浮式平台、导管架平台群、水下生产系统和长距离海底输气管线等装置的超大规模油气生产设施集群。
深水是未来全球油气资源的主要接替区和世界大国争夺的重要战略区。全球超过70%的油气资源蕴藏在海洋中,其中44%来自深水。我国油气资源最丰富的南海,绝大部分油气资源隐藏在深水区域。随着“深海一号”等深水油气田的陆续投产,我国深水油气产量已达上千万吨。
在“深海一号”运营之前,我国没有自主开发运营超深水气田的先例,“深海一号”作业团队几乎从零开始积累管理经验。
中国海油海南分公司陵水-崖城作业公司总经理李劲松介绍,作为国内首个超深水智能气田,“深海一号”除了具备遥控生产等海上智能气田的基本功能,还拥有海陆立体通讯网络、覆盖水上和水下的多型智能监测设备集群。海量的生产数据信息全部接入5G工业物联网,并通过由卫星、微波、散射等技术共同搭建的“海陆信息高速公路”实时投射到“深海一号”的数字孪生模型上。海上现场操作人员和远在千里之外的技术管理团队,都能在“深海云游”一体化管理平台上及时准确获知“深海一号”的最新运行状况;同时依靠模拟“地下气藏-气井井筒-水下管汇-生产平台-外输海管”的全流程工艺仿真模型,预测深水油气开采的变化趋势。
在勘探发现方面,2024年我国成功探获首个超深水超浅层千亿方大气田陵水36-1,标志着南海万亿大气区率先实现;在珠江口盆地荔湾4-1构造超深水海域钻获一口天然气井,这是我国首次在超深水碳酸盐岩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在渤海中生界潜山勘探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龙口7-1,刷新了渤海油田天然气测试产能的最高纪录;新发现文昌10-3东,展现了珠江口盆地西部中深层天然气良好勘探前景。
近年来,我国在勘探理论和技术方面持续突破与进步,指导发现了陵水36-1和龙口7-1等油气田;开发建设方面,流花11-1/4-1油田二次开发项目创新采用“深水导管架平台+圆筒型FPSO”开发模式,为高效开发中国海域深水油气田提供全新方案;钻完井方面,恩平21-4油田成功实施中国首个海上超深大位移井,创造我国海上最深钻井纪录和水平长度纪录,显著提高油气田开发效益。
中国海油有关负责人称,将有序推动更多深水油气开发项目实施,力争在实现国内深水油气产量的持续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深海一号”能源站作为深海大型科研综合实验平台的关键作用,为发展海洋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贡献更大价值。(经济日报记者 黄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