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13
自然资源部近日发布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今年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2.5万亿元,同比增长5.7%。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主任石绥祥介绍,一季度海洋产业发展稳中向好,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海洋传统产业运行稳中有进。一季度,全国新承接海船订单量、海船完工量、手持海船订单量三大造船指标波动处于合理区间,国际市场份额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其中手持海船订单量同比保持较快增长。骨干船企生产状态保持良好,接单强度和造...
2025-05-13
包括43项研发成果清单、70项技术需求清单,推动成果转化从“分散对接”转向“清单化导航”43项 研发成果清单70项 技术需求清单覆盖海洋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渔业等8大领域,打造“需求牵引研发、研发服务产业”的良性循环80项 金融产品清单包括资产抵押、信用、蓝色债券、蓝色保险等五大类现场促成16项合作意向涉及海洋电子设备研发、海洋药物创新、渔业养殖技术升级等□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
2025-02-14
近日,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我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成效显著,新发现10个亿吨级油田、19个千亿方级气田;探获10个大型以上铀矿床,铀矿资源量大幅增加;铜、金、镓、锗、铟等12种矿产资源量显著增加;锂、锆、铪、氦气、稀土等战略新兴产业相关矿产取得重大突破。这些宝贵的矿产资源是如何发现的?对我国有哪些重要意义?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接连报捷背后是何原因?新发现的矿产资源对我国有...
2025-02-13
在人类探索太空的无尽旅程中,寻找地外宜居星球始终是一个激动人心的目标。科学家们不断搜寻,试图发现那些可能拥有液态水的星球,因为在地球上,水不仅是生命之源,也是维持生态平衡的关键因素。这种对水的追寻,不仅基于对未知世界的好奇,更源于对生命本质的理解。海洋环境也受到了地球内部活动的影响,例如大规模的火山喷发。这些事件不仅导致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释放到大气中,还会产生大量的酸性物质,如二氧化...
2025-02-13
河北经济日报讯(记者 袁立朋)2月7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位于渤海的亿吨级油田渤中26-6油田开发项目(一期)顺利投产,标志着全球最大变质岩潜山油田正式进入生产阶段。 渤中26-6油田多功能综合海洋油气平台。受访单位供图 渤中26-6油田位于渤海中部海域,平均水深约20米,自2022年发现以来,累计探明油气地质储量超2亿立方米。按照正常采收率测算,渤中26-6油田能够开采原油超3000...
2025-02-13
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于 2024 年 11 月 17 日正式入列,据央视新闻报道,“梦想”号将在今年起航,开展它的首次科考任务 —— 前往南海开展钻探试验任务。广告附近人老婆对不起!不是氪金传奇玩不起,只是0充1人1服更有性价比!×报道提到,目前全球只有三个国家能够建造大洋钻探船,我国就是其中之一。这几天,“梦想”号正在进行最重要的核心装备钻探系统的调试。目前,世界范围...
2025-02-13
1月29日,中国海油对外宣布,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累计生产天然气超100亿立方米,生产凝析油超100万立方米,其中2024年天然气产量超32亿立方米,连续3年产量在30亿立方米以上,持续保持高产稳产运行状态。“深海一号”是我国首个自主勘探开发的超深水大气田,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后,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和生产能力实现了从300米到1500米超深水的历史性跨越,进入“超深水时代”。2...
2025-02-13
大众网记者 毛道光 青岛报道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托底技术保障,在临近海域盆地实施海洋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是青岛市的必然选择。青岛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双碳”工作,于2024年发布《国家碳达峰试点(青岛)实施方案》《青岛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工作方案》等重磅文件。在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青岛市科技局的大力支持推动下,海洋地质碳封存山... |